F22同代戰機命運-歷史揭秘
YF-23的故事始于20世紀80年代初,當時正值冷戰妄想癥的高峰時期。在歐洲,北約軍隊的數量只有華約的四分之一,面對米格-29和蘇-27可能會超越F-15“鷹”式戰斗機的恐懼,五角大樓開始尋求解決方案。
美國空軍開始著手收集蘇制戰斗機的信息和數據,以便制造可以克服這一威脅的新戰斗機。盡管一開始對“支點”和“側衛”戰斗機感到擔憂,但研究表明真正挑戰來自遠程防空雷達和地空導彈。隨后五角大樓制定出下一代戰斗機所要具備的基本特性:必須比蘇聯戰斗機更具機動性,無需加力就能音速巡航(當然仍保留加力能力),結合低可觀測(LO)技術使其能夠不受監視地飛行(現在稱為隱身),該機必須可靠并能在不利條件下維護,它必須具有足夠生存能力以保護飛行員并提高其信心??傊@將是一種遠超之前任何設計的戰斗機。該項目成本曾經一度達到每天一百萬美元以上,由美國政府和航空工業界共同承擔。
1983年,有7家公司對方案征求書做出了回應,提交了各自的設計方案,最后五角大樓只選擇了兩家。1986年,洛克希德和諾斯羅普獲得了各制造兩架原型機的合同,這兩種飛機將相互競爭以獲得龐大的20億美元的國防合同,先進戰術戰斗機(ATF)項目的激烈競爭正式拉開序幕。
由于項目規模太大,兩家公司都無法獨自完成這項任務,所以洛克希德與波音和通用動力公司聯手,而諾斯羅普召集了老朋友麥克唐納·道格拉斯公司,兩家公司此前曾在F/A-18“大黃蜂”艦載戰斗機項目上合作過。
當諾斯羅普ATF研發開發團隊首次組建時,公司首席執行官托馬斯·瓊斯給這些工程師和科學家的指示很簡單:“伙計們,大膽創新吧。”
五角大樓將ATF列為最高機密,該黑計劃的保密代號為“高級天空”(Senior Sky)。
德爾·雅各布斯被任命為諾斯羅普ATF項目設計階段經理,最初他的團隊只有四個人,很快迅速增加。
他們開始了為期四年的探索,在此期間團隊與YF-23項目生活和呼吸在了一起,他們通常每周工作7天,每天工作14個小時,他們稱為這是諾斯羅普的大衛與洛克希德的歌利亞之間的戰斗。
不斷擴大的團隊被隔離在諾斯羅普公司的一棟大型隱秘大樓中,該建筑沒有標牌或窗戶。ATF項目的工作人員必須將車子停在遠離大樓的地方,以避免突然增加的停車數量引發蘇聯間諜衛星警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