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顆衛星覆蓋我國周邊海域遙感探測海域中的目標
30顆衛星覆蓋我國周邊海域遙感探測海域中的目標
日前,我國航天局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用長征二號丙運載火箭,成功將遙感三十號10組衛星發射升空,衛星順利進入預定軌道,標志著我國完成遙感三十號系列衛星的階段性收官之戰。外媒對此表示高度關注,美國軍事專家則認為在電磁戰領域已經喪失優勢。
此次發射的10組30顆衛星將覆蓋我國周邊海域,采用遙感探測方式對出現在海域中的目標實施觀測,凡是會產生磁場的物體都會被捕捉并發現位置。這在國防軍事領域中有很大的作用,任何進入我國海域的艦船和飛行物都會被衛星捕捉到,一舉一動都處于監視中。
這對美國宣稱的“自由航行”也是一種沉重打擊。長期以來,美國仗著強大的海上力量,拒絕承認國際《海洋法》,不認可12海里領海線,肆意闖入他國領海,還美名為“自由航行”。在過去,由于我國海軍實力弱小、國防設施不完善,對入侵的美國軍艦和軍機后知后覺,發現后也只能采用警告、伴飛等方式驅逐,非常被動。
事實證明,未來戰爭將是空天和網絡的天下。在信息化時代,圍繞信息主導權進行作戰將成為主流戰爭方式,戰爭尚未打響而勝負已定,沒有信息主導權的國家將無法參與下一個時代的大國博弈。為此,我國在本世紀初開始布局信息系統,堅持自主研發了北斗衛星導航系統,擺脫了對美國GPS的依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