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離高超聲速管控有多遠?
美國就高超聲速武器與技術對未來戰爭與國際戰略平衡開展了多方面的研究,也是最早提出高超聲速國際管控呼吁的國家,2017年蘭德公司發布《高超聲速導彈防擴散》(HypersonicMissileNonproliferation)報告,最早提出該問題。報告認為美國、俄羅斯和中國是高超聲速導彈發展領域的領頭羊,遠遠領先其它國家。高超聲速武器憑借高效殺傷鏈與強突防能力,對重要節點(甚至“斬首”領導人或高級指揮人員)構成嚴重威脅,可能導致對手實施破壞社會穩定的對抗措施。為此有必要阻止高超聲速武器技術擴散至三國外的國家,除多國談判、建立互信等,最有效的措施是國際軍控條約。
此后,2019年空軍戰略威懾研究中心、2020年戰略研究季刊等發布的報告都對高超聲速國際管控的可能措施進行了探討,聯合國2019年由裁軍事務廳和裁軍研究所也在聯合發布報告闡述了高超聲速國際管控的必要性。
美國近年積極開展高超聲速武器技術國際合作的動作與其倡導的觀點截然相反,是目前高超聲速先進技術引入和技術合作輸出最頻繁的國家,相關動作歸納如下。
澳大利亞——美澳自2006年起合作開展“高超聲速國際飛行研究試驗”(HiFiRE)系列項目,進行了大量高超聲速基礎技術研究,通過多次地面驗證與飛行驗證,積累了滑翔與吸氣式等眾多高超聲速技術驗證數據。以之為基礎,兩國2020年聯合公布“南十字星綜合飛行試驗”(SCIFIRE)項目,開發和演示戰斗機掛載的空射吸氣式高超聲速武器原型,推進高超聲速巡航導彈技術進一步成熟。
英國——美國積極引入英國“佩刀”先進發動機技術,由空軍研究實驗室對該項目投資并建設試驗場地,2019年該發動機的預冷核心組件在美國科州完成了全尺寸樣機考核試驗,基于該預冷技術,美國提出了采用先進高速動力的高超聲速飛行器概念。此外美國還與英國合作開展“戰術高速、反應靈敏和高效回合”(THresher)項目,“在綜合武器系統概念背景下使技術成熟”,包括開發空射高超聲速滑翔飛行器概念,利用現有技術開發一種可負擔得起的進攻性戰術武器系統。
挪威——美國國防部和挪威國防部2020年宣布聯合開展“戰術高速進攻性增程沖壓發動機”(THOR-ER)項目,旨在通過合作推動關鍵技術發展,研發可負擔得起的、更大工作包絡的全尺寸超燃沖壓發動機樣機,并在模擬作戰環境下進行飛行演示驗證。
美國這種言行的分裂,其背后企圖的研判需要基于大國競爭戰略背景,結合時間維度進行分析。隨著美俄等國高超聲速武器技術突破與部署運用,國際高超聲速武器熱潮將被推向新高度,此時美俄雙邊協議的達成很可能將開啟高超聲速國際管控的新階段,如何因勢利導、尋求有利的態勢與機遇,將是主要國家面臨的新挑戰,應引起足夠重視。
來源:海鷹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