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型干塢年底建成,中國航母2022年之前有望再服役
今年2月份拍到的“庫茲涅佐夫號”的現狀,被較厚的雪覆蓋著,雖然“銀裝素裹”煞是好看,但對于艦船的維護來說就適宜了,而摩爾曼斯克斯克要到5月份氣溫才能達到10多度,勉強進行室外維修,要不然零下20多度手都伸不出來還怎么干活?
“庫茲涅佐夫”號航母維修和現代化升級已經很長時間了,它是在2016年完成在敘利亞外海的戰斗任務后返回俄羅斯進行大修的,當時它的鍋爐和蒸汽輪機都有很大的故障,從俄羅斯到達敘利亞這一路上都是濃煙滾滾…由于影響到了航速和俄羅斯海軍的形象,所以必須對動力系統問題進行大修,同時對部分裝備進行升級。
庫茲涅佐夫號維修了這么久的時間原因是多方面的,技術問題、資金問題…都拖慢了工程進度,最主要的還是沒有大型干塢的問題。
正在加緊施工的干船塢,據說是在11月份基本完成,“庫艦”會在年底進入到干塢當中,2022年進行全面的艦底維修工作…有看官會問俄羅斯沒有大型干船塢嗎?
蘇聯海軍時代的大型艦船大修都要去烏克蘭的“尼古拉耶夫斯克造船廠”也就是“庫艦”和“瓦良格號”誕生地,而北方艦隊基地摩爾曼斯克地處由于北極圈餒常年低溫,雖然最冷的時候水溫也沒達到零度,問題是土層會凍結的,在動土地點施工的困難是非常大的,所以維護船廠也不適宜開挖修建大型干船塢,而是使用大型浮動船塢進行艦船維護工作,沉沒了DP-50船塢就是在1980年代從瑞典進口的。
問題是蘇聯解體之后,俄烏兩國關系極度緊張,俄羅斯軍艦沒法再去烏克蘭了,只好對付著使用浮塢,結果DP-50也年久失修…“庫艦”也因此沒有進行艦底排查,艦底沒有修整誰敢讓它重新服役?
“小星星船舶維修中心”的這個干塢也是有兩座小干塢中間打通之后,變成了將來可維修8萬噸以上船舶的干塢。
為了改變這種沒有維修大型戰艦的能力問題,俄羅斯只能是對船廠進行改造,以便將來可以修航母、巡洋艦一類的大型水面艦艇,彈道導彈核潛艇也可能在這里維修。
有看官會問,干船塢不就是在海岸邊挖一個大坑,再進行水泥澆筑嗎?有什么難的?維修“庫艦”這樣的10萬噸以下干船塢在溫暖地帶施工確實相對容易些,但是在凍土層施工就要考慮水泥澆筑的問題。
通常來說船塢這類大跨度建筑先是挖坑,再用粗鋼筋、水泥磚砌、各種規格的礫石、防水瀝青…等建筑材料筑塢壁,并且使用高標號混凝土漿灌注才能成為一體,但是水泥漿的固結時間是不一樣的,往往是前面澆筑的和后面澆筑的固結時間不一樣(水泥養生),導致了水泥不能成為整體,所以在高溫地區施工時要在前面的水泥漿當中加冰塊,使其水分蒸發速度降低與后面的澆筑的水泥漿在同等溫度下一起固結成為整體。
而凍土層施工對于水泥漿的溫度更加的嚴格,搞不好前后澆筑的水泥漿就不能成為整體,降低了開塢時的海上的沖刷能力,而且還會形成細微的裂縫,當嚴冬來臨是建筑材料就會“冷縮”,使裂紋逐漸擴大,導致材料外表剝落、局部坍塌…等現象,嚴重的船塢幾年就報廢了,由于施工困難也是從蘇聯時代北方艦隊沒有大型干塢的原因。
目前來看干塢的進展速度還算正常估計今年年底就可以完工了,“庫茲涅佐夫號”航母也有了可靠的維修場地,如果今年能完成徹底的艦底排查工作,估計在2022年之前重新入役,到那個時候它的戰斗力會略有上升。
今年4月份俄國防部長紹伊古視察“小星星船舶維修中心”,其實俄海軍的艦載航空兵已經快等不起了,沒有航母蘇33和米格29K根本沒法進行實艦訓練,會導致技術越來越生疏,從頭再來的代價太大了!
總得來說,俄羅斯這次修建干船塢確實緩解了俄羅斯大型戰艦維修困難的問題,如果施工狀況良好,再加上后續精心維護可以使用幾十年沒問題,也解決了北方艦隊大型艦船沒大型浮動船塢就不能維修/保養的尷尬局面。
來源:國科環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