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怕會動用威力最大的武器”
俄總統普京與白俄羅斯總統盧卡申科近日舉行會晤,對外釋放出了明確且清晰的核威懾信號。雙方在會談中表示,美國在歐洲六個北約成員國境內部署有200枚戰術核彈頭,北約配備了257架戰機用于搭載這些核彈頭。盧卡申科請求普京提供協助,就北約攜帶核武器的軍機在白俄羅斯邊境附近飛行做出“對等回應”。
盧卡申科強調,北約戰機正在白俄羅斯邊境進行攜核武器的飛行訓練,這嚴重威脅到白俄羅斯的國家安全,白俄羅斯必須擁有對等的防御措施。“我們需要做好萬全準備,哪怕會動用威力最大的武器,也必須保護我們的國家”。
白俄羅斯提出動用“威力最大的武器”的要求引起外界的高度關注。美國“動力”網站稱,雖然普京表示目前尚無必要對北約在白俄羅斯附近上空進行載彈訓練飛行作出“鏡像式回應”,但俄羅斯將在未來幾個月向白俄羅斯移交具備核能力的“伊斯坎德爾-M”導彈系統。
早在俄烏沖突爆發之前,俄軍就將“伊斯坎德爾”導彈部署到白俄羅斯境內,并多次從該國對烏克蘭目標實施打擊。“這些導彈使用了類似誘餌的突防輔助裝置,用于迷惑敵方雷達和攔截導彈”。
美國“動力”網站警告說,此次俄羅斯向白俄羅斯提供核常兼備的“伊斯坎德爾-M”導彈,很有可能是由俄軍進行操控并有可能配備俄戰術核彈頭,這將把波蘭、波羅的海三國以及匈牙利、斯洛伐克和捷克等北約盟國都納入了打擊范圍。這種做法可能將令波羅的海三國的局勢更加緊張。
加里寧格勒和白俄羅斯僅相隔65公里長的地帶,即“蘇瓦烏基走廊”。它也是波蘭與立陶宛、愛沙尼亞和拉脫維亞等波羅的海國家之間唯一的陸路連接。外界注意到,盧卡申科在與普京會談期間對立陶宛和波蘭富有“侵略性”“對抗性”和“令人反感”的政策表示關切。盧卡申科在與普京的會晤中稱,有人背地里慫恿波蘭和立陶宛針對俄白采取“對抗政策”,這些政策“令人厭惡且具有挑釁性”。
白俄羅斯的整體軍力并不算強,但主戰裝備與俄軍高度同源,一旦參戰可以快速彌補俄軍的人員和武器損失。同時當前北約在波羅的海地區的駐軍有限,外界普遍認為,一旦俄羅斯和白俄羅斯聯手,可以輕易切斷波羅的海國家與其他北約盟友的陸上通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