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軍米格-31高速截擊戰斗機
北約和美國都怕俄羅斯的一款武器,那就是米格-31高速截擊戰斗機,其飛行速度可超過2.8馬赫,可以攜帶遠程空中導彈,對來犯之敵進行致命打擊。近些年,俄羅斯又給米格-31配備了遠程戰略武器——匕首高超音速導彈,這讓米格-31可以作為對地面目標打擊和對海上目標打擊的飛機, Kh-47M2導彈能夠以高可靠性和精度以及10馬赫的速度威脅最遠2000公里范圍內的各種地面和海上目標。
這自然是美國怕的,因為機載反艦武器,是目前水面艦艇編隊攔截的難題。機載武器發射的門檻更低,速度更快,距離更遠,這對于美國的航母編隊而言,預警難度會更大,攔截難度也會隨之提升。
米格-31截擊戰斗機機身長度22.62米,翼展13.45米,可以說,目前的戰斗機已經很少有能超過米格-31這種規格的了。就算是重型戰斗機蘇-27長度也不過是21.9米,翼展14.7米,最重要的是,米格-31機身相當粗壯,蘇-27在米格-31面前顯得十分單薄。截擊機的出現,是蘇聯時代為了滿足國土防空要求而打造的一款適合本國需求的截擊機。它更追求的是截擊而不是多用途化,所以使用任務單一,使用成本比較高,這也是米格-31為何很難賣出去的原因之一,別的國家對這種飛機的需求并不迫切。
米格-31有著長續航能力,作戰半徑達到1500km,進行空中加油后續航能力達到5400km。對于俄羅斯這種國土面積廣闊的國家而言,米格-31的確可以起到快速反應能力。尤其是面對美國空軍優勢的情況下,米格-31則顯得尤為重要。不過,近些年俄羅斯也在把更多精力放在發展多用途戰斗機上,畢竟,蘇-35S和蘇-57在未來也完全能夠充當米格-31的角色,目前的米格-31雖然還能在截擊方面發揮很大作用,但是在未來不會是唯一的截擊機型。
所以,俄羅斯也是看到了米格-31任務的單一性,正在升級米格-31的多用途性,給其配備威力巨大的高超音速武器,就是讓米格-31迸發活力的手段。類似的還有圖-22M3,這款轟炸機主要針對的也是水面目標,也具備掛載匕首的能力。不難看出,就算是戰略武器也在向著常規打擊能力發展,就算是美國的B-1B,因為后期的改造,也可以掛載反艦武器執行對水面艦艇的打擊任務。這都是為了讓一些武器實現常規作戰能力的做法,目的就是為了節省開支,“重復利用”。作為一款截擊戰斗機,適應更多作戰場景,會緩解俄羅斯空軍的壓力。尤其是其飛行速度的優勢,對于波羅的海艦隊,以及太平洋方向都有極快的反應能力,這是俄羅斯威懾力量的一方面。試想,如果美國的轟炸機突然闖入俄羅斯的領空,米格-31則可以在同等距離上以最短的時間到達現場,進行驅逐。
也充分表明了俄羅斯作戰環境的復雜性。國土面積大,面臨的威脅來自多個方向,這就需要不同的戰斗機來滿足不同的威脅點,蘇-34也是在這種背景下誕生的產物。除此之外,原蘇聯為了對抗美國的海上力量,發展出的基洛夫級巡洋艦以及上面的重型反艦導彈,都有其特殊性。
來源:強國軍事